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植物雜記 - 水毛茛 - yellow water buttercup

這是一種神奇的植物,生長在岸邊,
如果被水淹了,葉子就會長成絲狀
如果沒有接觸到水葉子扁平長得像芹菜葉,十分普通。

點這裡看Google圖片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歌詞翻譯 - Taylor Swift - 1989 - Shake it off

前言:

這首歌很勵志的。

同樣的意義,不同的詮釋:儘管做自己,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

有時候覺得這社會某些人實在太貪心了,明明吃飽穿暖有得住,
弱勢需要幫忙卻不想要分享,甚至還反對要給這些人的基本生存福利。

花時間在爭這個,怎麼不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想做的是什麼、想知道些什麼,想要精進自己什麼,能為這個世界改變什麼……
在那維護已經擁有的,實際上卻想要更多用不到且用不完的東西,真的只有貪心兼浪費而已。

所以我來認真分析這首MV的舞蹈好了,至少我真的很想分析。
Taylor swift真的很幸運,一首歌可以體驗八種舞,
我認為在教育上,除了小學一二年級的唱遊課,大概是很少有機會再去接觸了。
但是,你不試怎麼會知道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天份呢?

另外,這首歌已經播放超過14億次了……

=====
翻譯:

Shake it off
通通甩掉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學習雜記 - 聲學(Acoustics) - 殘響(Reverb)的種類(Types)

翻譯的同時整理出以前聽過但沒深究的殘響類型。

A、實體振動

一、Spring。當然知道是春天啊,難道是熱春天(Hot Spring)?
我很早就知道它是彈簧,因為音箱上有這樣的效果。
但說實在的我完全沒看過實體運作。

二、Plate。板子。這就奇了。板子能幹嘛啊!!
以前又沒書又沒Youtube,加上懶得看英文,哪知道這是什麼鬼。
試聽過也只知道這種殘響有點金屬感。

因為好奇心驅使,現在在Youtube可以查到影片並了解原理,而且還介紹得超級完整。
Youtube -  Reverb tutorial: Mechanical reverb—spring and plate

看過影片才知道差別在彈簧一維振動跟鐵板的二維振動。

B、聲學空間

即Acoustic space。想當然爾,從小到大依序為:

浴室→小房間→教堂→音樂廳→開放空間

Tilt (Bathroom) -> Room -> Church -> Concert Hall -> Open ambience

想知道更多還是看一下英文網站吧,中文世界對聲學真的很不友善。

Website - The Music Espionage - What's Reverb

才抱怨沒多久就找到一個很厲害的中文網站 - 平衡音訊實驗室 - Reverb
看來也是有相同癖好的人在做專門研究分享的。

C、數位效果

這是真實世界(無數位環境的地方)沒辦法做到的效果:

Gate / LoFi / Modulation (e.g. Flanger)

Toneprint - Reverse

以上的三大類共十一種是從TC - Hall of fame去調查的。
每天都有一種獲得新知的充實感啊!!

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讀書心得 - 腦神經學 - 錯把太太當帽子 - 天生我手必有用

關於這一篇文章,我個人覺得它對停止學習的人是一個很好的正面教材。

一個天生帶有腦性麻痺的盲人,
活到六十幾歲還不知道怎麼使用雙手感觸。
因為家人的細心照顧,她的雙手就閒置不用了。

經歷一些事件後,
醫生檢查發現她雙手的感覺能力是正常的,
只是缺少對物體的分析能力。

於是乎在作者刻意引導之下,她終於能用雙手分辨物體。
也因為這種新鮮感,她欲罷不能,想盡辦法認識這個世界。
再加上她天性敏慧,不用一年多的時間就成了小鎮有名的藝術家。

書中尚有另一位輕度智力障礙的盲人有這種問題,
雖然沒有像六十幾歲的藝術家那般靈巧,但學習速度也是令人嘖嘖稱奇。

如何?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人生就這樣了?
天生缺陷對比你四肢健全,加上人家六十幾歲才開發出來,
年輕氣盛的你不覺得自己還有無窮的可能性嗎?

現在就去尋找自己的天份吧 !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學習雜記 - 聲學(Acoustics) - 調變效果器(Modulation)的翻譯

有時候覺得,看書就好像走馬看花一樣。
自從練習翻譯之後才知道一些細節差異。

看書的好處在於不用計較糢糊兩可的概念,用自己既有的知識帶過,閱讀時間也可以控制。
翻譯的好處則是與閱讀對立,花相對多的時間清楚分析釐清沒弄懂的問題。

我一直對移相(Phaser)與輪緣鑲邊(Flanger)的文字解釋感到疑惑,
聽過Youtube的範例也是懵懵懂懂,甚至覺得跟Tremolo有點像。

若是用音頻訊號來分辨的話就簡單多了:

Chorus - 改變原聲音高音色頻率,並混進原音。
Flanger - 似飛行機聲。用延遲錄音的方式製造都卜勒效應,混進原音。
Phaser - 移相,音訊上的漣漪效果相位差混進原音。
Ring modulator - Sideband取代原音。
Tremolo - 音量改變,即訊號的振幅改變。
Vibrato - 音高改變,即訊號的頻率改變。

最後,多認識了Ring modulator,但我想我不太會用它就是了。
以下是原文所推薦的歌曲:

Chorus:
Youtube - Nirvana - Come as you are

Flanger:
Youtube - The Police - Walking on the moon
Youtube - Van Halen - Ani't taking 'bout love
Youtube - Heart - Barracuda

Phaser:
Youtube - Van Halen - Eruption
Youtube - Billy Joel - Just the way you are
Youtube - Paul Simon - Slip slidin' away

Ring modulator:
Youtube - Black sabbath - Paranoid

Tremolo:
Youtube - Rolling stone - Gimme shelter

Vibrato:
Youtube - BOSS VB-2W
(這個倒是沒提範例歌曲)

另外,Audio signal processing這領域,
有太多的電子與訊號專有名詞要弄懂了。

例如旁波帶、次聲頻……這什麼鬼!也難怪一堆人望而生畏。

還有,我們似乎把音調(Tone)、音色(Timbre)混在一起說了。
真的沒辦法啊,就跟「說英文,寫英語」混用一樣不堪。
據翻譯教學書中所言,語是用說的,文是用寫的。
為了通俗上的解釋,還是要記一下囉。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讀書心得 - 腦神經學 -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 靈魂與軀體分家了

這一篇文章提到了一個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情:
身體的感覺要靠三樣東西,視覺耳前庭平衡,以及本體感受,缺一不可。

通常我們都知道,眼、耳一旦失能就會變成瞎子、聾子,
但卻不知道有一種叫做「靈魂出竅」的疾病存在。

聽起來感覺很玄,但其實想像一下,你的意識飄出自己的軀體,
而你也能從外面完整看到自己,只是想要「醒來」卻非常困難。

由於神經系統中,腦神經與脊椎神經的感覺支受損了,
所以腦沒有辦法「直接控制」自己的肢體,
要用眼睛去「監視」才能小心異異地完成全部的動作。

也如同盲人的聽力補償,
該案例的病人眼、耳辨識能力都大幅提昇了。
只不過她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行動自如,
還會被別人嫌棄動作笨拙是不是在故意找碴。

另外這篇文章說,過量攝取維生素B6也會產生此病症。
而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則指稱,攝取過量會造成運動神經受損神經失調
只是我到現在才知道失調後的狀況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身體的「感受本體」不見了,
眼、耳可以察覺自己的身體卻無法「立即控制」,
還要透過眼睛「找出來」,並且「監視全部流程」才得以「行動」,
這麼不方便的生活實在太可怕了。

最後,我從這篇文章歸納出三個重點:

一、身體的感覺三要件為:眼、耳前庭平衡,以及本體感受。

其中任何一種能力喪失了,剩下的就會做補償,也就是能力會變強。
所以說,人一直都是可塑的,無關年紀,不要等到有事故了才想要增強自己。

二、眼睛看到外表正常的人,這並不代表生理狀況是正常的。

如同本案例,她是嚴重的身障患者,但外觀看起來卻很正常。
也就是說,一般人的同理心在這個案例上無法發揮,還會造成對方心理傷害。

三、維生素B6攝取過量會造成此問題。

停掉就能恢復正常了。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生活雜記 - 知識的傳遞

我後來發現,當你主動去了解的東西越多,
各個東西在基礎上都會有互相關聯。

就取樣(Sample)來說好了,在影像、聲音、物理、電子、電信上都會被使用到。

而取樣之內,還有更基礎的波段(Band)與頻率(Frequency)。
而頻率對應的是時間,波段對應的是空間,
於是乎時間、空間被建構起來了,成就了宇宙。

而這類比(Analog)的宇宙,人類企圖用數位(Digital)去記錄它,
所以才有取樣(Sample)這東西出現,將類比轉化成數位,並用0與1去記錄它們。
(有點太極生萬物的概念)

如果記錄得更加精細,並將之無損呈現,那就可以騙過人類的感知。

舉例來說,
人眼只能看到2的24次方的顏色數目,
人耳只能聽見20Hz到20kHz的聲音,
如果嗅覺、味覺、觸覺、意識(AI)也被記錄,
並將數位以類比呈現,那世界會變得怎樣?

應該與上帝無異了。所以對這些東西做研究,不是很有趣嗎?
而透過翻譯了解這個世界,真的是有趣到不行,
就如同從一本書裡看到作者參考及推薦的無數書本,聯結整個世界。

若你沒有時間去看去思考,去了解你想要的是什麼,
成天死工作,回家或放假就是發呆,基本上這跟死了沒有兩樣。

我覺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