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生活雜記-觀影感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活雜記-觀影感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生活雜記 - 心情雜感 - Youtube當道,部落格式微

  最近常在思考一些事情:花時間寫些微不足道的文章,或者是盤算蠅頭小利的定存,到底是不是正確的作法?是否該選擇較新穎的主流媒體平台來分享生活或學習上的一些見解,或者另尋收入較為豐厚的理財規劃比較恰當?為了安頓家庭而在高壓環境下工作,每日帶著滿滿的負面能量回家而提不起勁再自我提升該怎麼辦?
  苦於工作的繁雜以及控管進度的壓力,導致行動力嚴重不足,並且極度逃避預期想要執行的計劃。一回家就只想放鬆,不斷滑動手機螢幕尋找自己想看的影片,莫名地讓時間消逝。日復一日,甚至已影響到生活作息,健康也因此出現狀況。
  昨日回家倒頭一睡就是十六小時,今日起床精神還算可以,忘記是什麼文章或影片的影響了,今日決定除去這種差勁的生活態度。這幾個月其實看些Youtube看出了一點心得想要推薦給各位,真是所謂久病成良醫啊(誤)
  我曾經有段時間很認真從事某項活動而錯過了許多當時非常流行的小說、卡通、戲劇、電影。現在有Youtuber作出了剪輯影片,花了五到十分鐘去介紹一部一到兩個時的影集,或者是得花一到兩個禮拜的時間才能整理出的讀書心得,去蕪存菁(?)大大除去觀看的時間。
  在這個速食年代,這樣的影片讓人直接抓住菁華,是繁忙的商務人士極其需要的知識整理。好處當然是省去時間,甚至不需再另外花錢觀看。只不過這種作法會讓出版商恨得牙癢癢,到底有多少人因此而不再去小眾或二手電影院花錢觀賞了?甚至也因此失去了租片的興致了吧。我來提個例子,那就是古阿莫。他的新聞在谷歌自然能找出不少。靠這種再創作賺了千萬想必會讓一般人眼紅,但實際上出版商更是因此叫苦連天。
  只是古阿莫的戲謔諷刺風格不太適合我的胃口,好端端有寓意的影片竟然被批得體無完膚,心裡著實有些不快。但在轉念之後,他不也過是為了自己的客群作出博君一笑的作品吧。
  就壞處來說,當然是讓人的耐力與專注力嚴重降低吧。缺乏視覺、聽覺的刺激,層層的文字堆疊漸漸變得平板無趣。第二個缺點是,因為呈現的內容是被「整理」過的,缺少自己蒐集與潛移默化的過程,那記憶與影響的深度自然無法與親自體驗來得深刻。
  只不過,我自己有時候也會對看過的影片再行點閱Youtube的剪輯整理,赫然發現,過了四、五年的影片,已經對裡面的內容渾然不自知了。是說,真的能夠深刻影響自己的電影作品到底有幾部呢?看來菁華整理也是有助於自己的記憶回顧,卻反而成為了另外一個優點。
  就我自己喜歡的部份,我推薦以下頻道:

影劇類:


讀書心得類:


  娛樂類的總是排在熱門排行榜前十,我就不再多作介紹囉。
  從此得知,連看部落格文章的習慣都減少了,也許我也該改變心情、增進能力,學著做做影片分享心得啦!在這邊,希望自己能作到一日一記錄,提昇自己對學習的熱愛,不失對事物的好奇心,要不回家就盡是逃避,這樣的日子過久了實在很瞧不起自己呢。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生活雜記 - 觀影感想 - 美國製造 American Made - 有錢了卻還能只愛家?

  警告有雷。



  這部影片真所要描述的人物真的不簡單。本片主角巴瑞.塞爾(Barry Seal)是個天才飛行員,十六歲就考取正式飛行執照。若非擁有高超的飛行駕駛技術,加上自己「瞻前不顧後」的投機個性,實在無法成就這般荒唐的人生。儘管是部改編電影,但精彩之處不禁讓我想要釐清一些若實若虛的劇情。
  在此我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有二:一是賺取的不法錢財如此之多(據說至少有六千萬美金),足以活個十幾輩子都不成問題,難道人生不會因此荒腔走板,像是染毒、縱慾嗎?二是與之牽連的這些政府高官,難道真的都不知道這些走私行為嗎?
  對於第一點,個人實在深感意外。畢竟影片之中從來沒有一幕有看到他在抽大麻、吸毒,或者沉迷肉慾。對於「軍火之王」這部影片來說,該片主角還是比較人性化,最終因為不順遂而迷失自我,放縱、吸毒、嫖妓舒壓,合情合理。然而這部片的主角卻根本是個愛妻好男人,賺的錢全部用在自己的家庭與事業上。奇怪的是網路上怎沒人著墨在這一塊上面?我個人是不太相信啦!賺到那麼多的不法所得,應該會像「華爾街之狼」那般,在得意時過得極端奢華淫靡才是,至少也要拍幾幕這樣的畫面表達他何以能夠繼續運毒賺錢的動機吧?賺到的錢多到自己不知道要怎麼藏的地步,不然也得點出如何的出於無奈被迫進行才是。
  再來是第二點有關美國政府的官員。巴瑞在生涯顛峰走私毒品被抓時,與之牽連的竟然是時任阿肯色州的州長-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沒錯,他就是後來被爆出性醜聞的美國總統。巴瑞能夠走私到進入富人排行榜,想必他多少都有包庇的嫌疑。不出所料,有人在網路上指出他涉案的可能性,儘管相關人士都被滅口,找不到目擊者或涉案人來指證他的不法行為(註一)。更甚者,前總統布希家族之牽連在內,甚至巴瑞用來走私的飛機就是來自布希自家公司(註二)。所以網路上就有人臆測,這麼重要的證人,政府怎麼可能不派人好好保護?想必兇手並非出自被出賣的哥倫比亞麥德林販毒集團所為,最可能的反而是美國政府自己。
  我個人認為,在柯林頓任內時讓阿肯色州成為全球最大的毒品走私中心,就算他自己真的從未涉案,但這種管理上的嚴重缺失絕對不該讓他繼續為公民服務才是。時至今日知道這個真相,除了原先知道的性醜聞又加上可能默許走私毒品營利這件事(最少也是管理不當),對於其人更加不敢苟同了。
  看過這部影片,我們可以知道美國總統為了自國的強大,提供軍火給所謂敵國(共產主義國家)的反政府武裝份子,但這樣的行為卻把走私毒品的問題帶回國內。此舉到底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還是為了汲取中間軍火與毒品走私的利益呢?想必這部諷刺影片能夠給予各位一些學校或新聞不曾提到的觀點。此部影片幽默有趣,加上阿湯哥的主角魅力演出,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了(IMDB 7.2分)。


參考網站:
  1. Tony黑白畫-美國總統的黑暗交易
  2. 香港01 - 【巴利薛爾:飛常任務】套戲有幾真?
  3. 電影滔客 - 【看完《美國製造》還想回味的3個幽默片段】

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生活雜記 - 觀影感想 - 縮小人生 Downsizing - 該縮小的是電影播放時間總長

  這篇有雷,要往下看請自行斟酌。




  很少有看過會那麼令人生氣的電影。一方面可能是被預告給矇騙了,誤以為劇情輕鬆恢諧,只要無腦輕鬆笑笑放空就好,誰知道這部片想要探討的主題複雜、嚴肅又沉重,加上劇中沒主見的主角,對他的種種決定整個只有生氣而已。
  這部片預告是說,挪威科學家的縮小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人口爆炸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不過內容帶過的卻多偏向縮小的好處,好似主角能夠藉由縮小手術擺脫經濟的束縛,藉此將財富放大百倍,帶著他的太太過著奢華又無憂無慮的生活。
  如果劇情能在「縮小的生活」多加著墨,我就不會有那麼多怨言。某方面來說,能看到縮小帶來的好處,那劇情就可以聚焦在「縮小人生」上面,討論縮小之後與過去生活的差異,接著帶出延伸出來的新問題,然後再針對人生目標的議題上作探討,這樣不是很好嗎?況且縮小可以花更少資源去拯救相對貧困的人,這樣的作法不是也不錯嗎?何以本部片的解釋反而是弊大於利?
  無奈劇情自主角的妻子不想跟著縮小而離婚之後就急轉直下(大概四、五十分鐘),往後的劇情(近一個半小時)與縮小的生活漸漸沒有關聯,甚至看不到正常人類與縮小人類互動的畫面,開始交雜著政治、犯罪、人道主義、環保、宗教與慈善活動,無法聚焦。劇末科學家甚至提到,地球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汙染破壞而快要毀滅了,當時我的心中只有:「X咧!搞屁啊!這樣也可以地球毀滅扯在一起?」這種雜帶著諾亞方舟式的劇情,一度讓我想要起身離開電影院,不爽到極點。
  因此,「縮小人生」自主角離婚後所要探討的種種議題,就算人沒縮小也可以詮釋啊,不是嗎?何必特地裏著一層「縮小」的糖衣來吸引觀眾買票入場呢?其實整部片的核心就是「沒主見又沒企圖心的人,應該好好珍惜當下,不要人云亦云而失去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我說,本劇想要探討的東西太多太雜,用「縮小」的科學題材反而讓全劇失了焦。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部片在IMDb的評價只能拿到5.7分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