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歌詞翻譯 - Calvin Harris - Single -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前言:

有時曲子混音後,聽到的電音與歌詞都糊成一團了。
中文歌詞有時都聽不懂,外國語言更不消說。

今日有點閒緻,一直想要弄懂這首歌全部的歌詞,
搜尋了這首歌的歌詞才發現,原來索尼已為中文市場做了詮釋,出了中文翻譯MV。

那以官方版本來看也是OK的,
就此打消翻譯的念頭,純欣賞MV就好。

只是蒐尋的同時另外看到有些人的翻譯,
不看則已,一看驚(死)人,
潤色潤得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當下咧,我還懷疑自己是不是也做過同樣的事……
如果是的話,
那真的只能對著看過這邊翻譯而感到不舒服的人說聲抱歉惹QQ

也許還在練習吧。

練習久了就會回頭看自己羽翼未豐卻急著想飛的拙作,
接著臉紅羞愧,趁著還沒有多少人發現時趕緊隱藏文章或偷偷修正!

那我也趁此練習好了,希望他能看到比較原始的版本檢討一下……

Wiki: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

翻譯: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這就是你來的原因

(已經被放8億次了…根本就廣告賺飽飽了啊…)

Baby,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寶貝,這就是你來的原因
Lightning strikes every time she moves
閃光隨她每個擺動發出電擊 (魅力四射到處電人)
And everybody's watching her
而每個人都在注視她
But she's looking at you, oh, oh
但她只看著你
You, oh, oh, you, oh, oh
你,喔喔,你,喔喔
You, oh, oh, you, oh, oh
你,喔喔,你,喔喔
You, oh, oh
你,喔喔,你,喔喔
Oh, oh
喔喔

Baby,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Lightning strikes every time she moves
And everybody's watching her
But she's looking at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Oh, oh


We go fast till they can't replay
我們快跑,直到他們無法重播
Who knows why it's gotta be this way
誰知道為何得要走到這般地步
We say nothing more than we need
我們對我們的需求已不用多言
I say "your place" when we leave
當我們離開時,我說"去你的地方"

Baby,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Lightning strikes every time she moves
And everybody's watching her
But she's looking at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Oh, oh

Baby,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Lightning strikes every time she moves

Yeah

Baby,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Lightning strikes every time she moves
And everybody's watching her
But she's looking at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you, oh, oh
Oh, oh

=====

後記:

一、這是索尼中文版:
個人覺得潤色得不錯,原文的意思都有抓到,但只是有點小超過。

二、我個人初聽時,覺得開頭是My babe…是我聽錯嗎?
嚴格說起來,這首歌只需要翻譯八句。

三、有一句糊到大家不知道用哪句比較正確:
1. We go fast till they can't replay
應該是不想讓人家偷拍到,重覆在花邊新聞上播放吧
2. We go fast with the game we play
這句話也有道理,在驚訝為什麼進展那麼快(ONS?)

四、我覺得有必要先把歌詞用最直白的方式翻譯過才加以潤色。
看了網路上三四篇翻譯真的覺得很不舒服啊……
畢竟原文的意思都跑掉了。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學習雜記 - 吉他指板 (Guitar Fingerboard) - Richlite指板

前言:

時代變囉,現在稀有木材的取得實在是越來越困難了。

也是啦,一般大眾只知道消費,很少會有實質產出。
那就木材來說,也沒真的看到有人在造林,那是要怎樣拿到永續木材?

更何況種一棵樹要等三五十年成材,你會等得下去?
還是做做山老鼠砍砍千年檜木來賺錢比較快(誤),畢竟人類一直是短視近利的啊。

話說最近看到2012年之後的Gibson Custom Shop拿Richlite做指版,
知道真相的我整個嚇傻。

我個人覺得,Custom Shop的意思是就是要蒐藏用的,那用料奢侈自然不在話下。
像是5A虎紋楓木琴頸,特級黑檀木或巴西玫瑰木指版,
鍍金拾音器、琴橋以及琴鈕,琴身挑選1 Piece的精典桃花心木,
並且再佐以5A雲狀楓木木皮之類的。

熟料,現在的規格卻出現Richlite……!?

初看之時,我真的覺得我孤陋寡聞,不知這種新型替代的木材,
但在查過之後覺得大失所望:

那其實是用回收紙做出來的人造木材:仿黑檀木。

也許我太Old School了,無法接受這樣的概念,
而腦袋浮現出的竟是閃閃發光的玻璃水晶,而非渾然天成的鑽石……

正文:

我就取一下這篇文章的大意來說好了:

http://www.gibson.com/News-Lifestyle/Gear-Tech/en-us/Building-a-Better-Fingerboard.aspx

指板木材被用完了,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
但Richlite出現了,品質一致且更堅固,已廣受群眾歡迎 (嗎??)
經過二十年的研究,Richlite不僅可替代黑檀木,而且更好。
缺點是用Richlite指板比用黑檀木指板做吉他更昂貴 (你確定嗎??)

Richlite的好處是品質穩定,不必爬山涉水才能找到"好的Richlite木材"(不就省成本了嗎?)
吉他手覺得,推弦更平順了,而且音色相似,在盲測中沒有人可以分辨不同。
而且在做白色吉他的好處是,傳統的玫瑰木和黑檀木會"流血"染色,
而Richlite不會(不就更省成本了嗎?)

而且Richlite可防刮、熱、髒汙,無毒、不彎曲,而且在美國製
(這算優點的話不就是更省成本了嗎)

最後,琴頸成弓狀彎起的問題不太會發生,因為不是兩種不同的木頭品種在不同的比率擴張或收縮,而且琴衍不會因為木頭縮水而鬆掉。

有人說還是用黑檀木比較優,那這個人就不是好朋友,因為沒解決問題還帶來問題(誤)

所以Richlite優點是:
  1. 品質穩定
  2. 指板平順
  3. 音色相似於黑檀木
  4. 製作過程不染色
  5. 防刮、熱、髒圩
  6. 無毒、不彎曲
  7. 美製(……照顧美國勞工的意思嗎)
  8. 琴頸不會成弓狀彎曲
  9. 木頭不會縮水
那不就可以省一筆維修成本啦?
應該算便宜一點吧!?

後記:

如果你有錢又喜歡高品質的話,你會買高級實木傢俱還是會買合板傢俱呢?
同理嘛,如果是音色考量,我還需要考慮什麼鑲貝、鑲邊,或木紋之類的嗎?

買個Studio就夠啦!順手不順手的再交給修琴師調整就好。
老老實實的說木頭沒了,並且要響應環保,然後再把價位拉低才對吧。
說那麼多屁話真的無法苟同,當我們不會思考就是了。

而且講得那些老吉他品質很不穩定似的。
那以前你們賣貴了,現在應該要退錢給我們吧?
真是莫名奇妙的一篇文章。

附上製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60EjEeqdg

說實在的,我認同響應環保這回事,我們真的需要永續經營地球。
但是Gibson Custom Shop用Richlite……
你不如減少產出並提高價位才是正道。

畢竟Taylor是真的在造林,賣得真材實料沒人會說什麼。

2016年9月16日 星期五

歌詞翻譯 - John Mayer - Any Given Thursday - Message In A Bottle

前言:

本來無聊想翻一下Hozier的Take me to church,
但這首歌實在是太紅了,一堆人總共不知翻了幾十遍。
我還是不要班門弄斧的好,弄巧成拙,怕弄髒了別人的想像空間。

===================================
!!警告!!怕髒就不要把下面反白來看!!
就我來說啦,單看歌詞的話,
講的就是被動方在床上等著主人帶去天堂啊!
Doggy style都出來了,東西(刀子)都要插進去了…
說實在的,要祭拜怎可能在臥室,還兩個人一起拜咧,你嘛幫幫忙。
!!警告!!怕髒就不要把上面反白來看!!
===================================

這次就翻一下瓶中信好了,畢竟沒什麼人翻,也許是太簡單了吧。
順帶一提的是這首歌用了很多九和絃,跟九姑娘沒什麼關係啦……

梅爾醬Cover得真棒,空曠跟寂寞的感覺更強烈惹。
有興趣來看一下Wiki,這首歌出現在專輯Any Given Thursday之中。
既然是Cover,原曲當然也是要聽一下啊,
Cover自The Police - Message in a bottle
很驚訝的是,截至2016年9月,只有兩千多萬的點閱率啊…

=====

翻譯:

Message In A Bottle
瓶中信

歌詞翻譯 - 整理表(Lyric Translations)

近日我把以前翻譯過的歌詞整理了一遍,
每篇在校正時發現,
常寫作多看書練翻譯,閱讀能力真的會提昇。

畢竟我真的揪出為數不少的錯誤,
最害羞的當屬Belief跟Falling behind這兩首啦。
所以說,有錯誤再麻煩指正一下,
這樣小弟才能夠進步,感謝。

=====

抒情樂(Ballad)
舞曲(Dance)
放克樂(Funk)

爵士樂(Jazz)
金屬樂(Metal)
搖滾樂(Rock)

總共翻了三十四首,但只有十首是大調,
個性與偏好在此一覽無遺啊。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歌詞翻譯 - Eric Clapton - Layla and other assorted love song - Layla

前言:


其實一直想要翻譯這首,畢竟我對這首歌的歌詞印象很糢糊。
彈唱歸彈唱,Solo飆得很爽,
知道是對Layla求愛,但不懂它的細節就是缺了靈魂。
總之就是沒辦法完完整整的詮釋啦。

希望能透過這次的翻譯了解它的來龍去脈。

話說,Wiki有完整的介紹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yla

=====
翻譯:


Layla
蕾菈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讀書心得 - 自癒是大腦的本能 - 發個牢騷

一時不查,又買到蘭姐的譯作。也只不過看到第二章而已,就有不下五次的嫌惡感。

這次讀到的片段實在不可原諒,
出版商怎麼能夠忍受這種語句不順的翻譯出版,
沒人校稿嗎?它真的會嚴重影響閱讀的順暢度。

摘錄:

事實上,如果他當真以正常的速度走路,我還跟不上他呢。他已經七十七歲了,又從三十幾歲起就有這個無法治癒、慢性、逐漸惡化的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卻居然能夠翻轉退化這個令帕金森症病患最憂懼的主要症狀,主要是因為他運動,而且是集中精神,全心全意的運動。

我讀到這段就生氣了,明明是本好書來著的。

光這一段,以我這種沒有文學背景的人來評論,
我會覺得這人寫作很糟,仍需要加強順句的能力。
但是啊……蘭姊已經譯過幾十本書了,怎麼還是這樣呢?

生氣的理由如下:

一、事實上,如果他當真以正常的速度走路…

「當真」個什麼勁啊,直白的說「要是」不就好了?
修正:「事實上,要是他以正常速度走路,我還跟不上他呢。」
大家口語上不都這樣講的嗎?為什麼要變得那麼拗口呢?
「當真?」「當真!」「果然?」「果然!」

二、他已經七十七歲了,又從三十幾歲起就有這個無法……

「又」什麼又啦?
一開始讀這個「又」實在很突兀,很想知道下一個轉折,
中間卻拉雜了一大段專業名詞,順暢度整個可悲。

若寫作「而且」來取代「又」,我就不會覺得很困頓。
我初看就覺得,七十七歲治癒已是結果,難道三十幾歲時又怎麼了嗎?

三、就有這個無法治癒、慢性、逐漸惡化的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

這個什麼勁啊?你會說「你有這個病」,還是會說「你有這種病」?

四、無法治癒、慢性、逐漸惡化…

一拖拉庫的英式形容詞,真的有必要連珠炮的馬上出現嗎?
個人覺得形容詞太多,真的有種拖慢句讀的感覺,更會影響理解的速度。

修正:「他已經七十七歲,而且從三十幾歲起就有這種漸進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慢性、逐漸惡化又無法治癒。」

五、卻居然能夠翻轉退化這個令帕金森症病患最憂懼的主要症狀…

卻居然能夠翻轉…退化…這個…令帕金森症病患最憂懼的主要症狀

啥?你在說什麼?我真的搞不懂你在說什麼啊?為什麼要捉弄我啊?
難道是我閱讀能力太差嗎?我讀了三次才知道你要表達什麼啊?
為什麼我要停留在這一句那麼久呢?

「卻」跟「居然」留一個就好了,為什麼兩個都要留呢?比較酷炫嗎?
另外,我個人覺得「最」憂懼跟「主要」症狀,留一個就行了。

修正:「居然能夠翻轉這種令帕金森症病患最憂懼的退化症狀」。

人家若是要你表達,你應該要是這樣講吧,怎麼把「退化」提前了,
而且形容詞真的太多了。英式中文比較厲害嗎?

六、主要是因為他運動,而且是集中精神,全心全意的運動。

不知怎麼的,讀起來就是很怪。說了兩次運動也許是為了加強語氣吧。
但我個人覺得很冗長就是了。

修正:「主因是他有運動,聚精會神且全力以赴」

歸納如下:

整理前:

事實上,如果他當真以正常的速度走路,我還跟不上他呢。他已經七十七歲了,又從三十幾歲起就有這個無法治癒、慢性、逐漸惡化的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卻居然能夠翻轉退化這個令帕金森症病患最憂懼的主要症狀,主要是因為他運動,而且是集中精神,全心全意的運動。

整理後:

事實上,要是他以正常速度走路,我還跟不上他呢。他已七十七歲,而且從三十幾歲起就有這種漸進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慢性、逐漸惡化又無法治癒,居然能夠翻轉這種令帕金森症病患最憂懼的退化症狀,主因是他有運動,聚精會神且全力以赴。

=====

好吧,牢騷發完了。看完之後我再留心得就好。
以後我真的不敢買蘭姐的作品了,
明明就想要輕鬆閱讀卻會有種生氣的感覺。

生氣是因為浪費了原文好書,不尊重原作者跟讀者們啊。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歌詞翻譯 - Big Wreck - Ghosts - Ghosts

前言:

這首歌真的很對我的胃,
原本只是想要物色一把Suhr的客製琴,
意外知道這名代言的吉他手與他的樂團。

搖滾樂不死,後搖的背景樂,富有節奏感的低音線,
穩重的鼓點節拍,主唱兼吉他手純熟的吉他獨奏,
加上有點磁性的嗓音嘶吼,的確是該得獎啊。
(2015 Juno Awards)

不過Youtube的點閱率有點低就是了
(2016/07/26目前接近65萬)。

Wiki - Big Wreck - Ghosts (Album)

=====

翻譯:

Ghosts
鬼魅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學習雜記 - 吉他外型(Guitar Models) - Gibson Les Paul Standard與Classic的差別

閒來無事做一下記錄。

從音樂啟蒙時代到現在2016年了,是該知道差別在哪了。
在經過一番釐清之後,整理出以下的差別。

在2008年之前,Les Paul琴身都還沒挖洞減輕重量,在設計上會有五種差別:

StandardClassic
琴頸(Neck Profile)50年代型
較厚(Rounded XL)
60年代型
較薄(Slim Taper)
指板(Fingerboard Inlay)Acrylic (Mother of White)
壓克力白
Acrylic (Yellow/Greenish)
壓克力黃綠
琴面(Body Top)AA級虎紋楓木普通木紋(Plain)楓木
拾音器(Pickup)490R/498T(Alnico V Magnet)
Chrome Cover
496R/500T(Ceramic Magnet)
Open Coil
其它細節護板無標誌
旋鈕無標示刻度
護版加印1960
旋鈕加金屬指針標示

然後在2008年之後,沒挖琴身的都叫Traditional。
所以現在的Traditional是2008年前的Standard,Traditional 1960即2008年前的Classic。

人家說拾音器的部份,Classic的聲音比較尖,
然後Stnadard的鼻音比較重(中低頻較糊?),
音色就自己去Youtube聽聽啦。

=====

參考資料(Reference):

1. Modern Musician - Forum - Standard / Classic
2. Modern Musician - Forum - Studio / Standard / Traditional
3. Seymour Duncan - Forum - Standard / Classic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讀書心得 - 宮澤賢治 - 大提琴手高修 (Gauche the Cellist)

本人愛好音樂,對音律稍有涉獵。

在腦力訓練66招這本書中提到了日本教科書的課文 - 大提琴手高修
很意外的是日本教科書會去選擇與樂器相關的題材,
而且主角的名字也跟某部漫畫的主角名稱很像(魔法少年賈修),
突然有種想深入探討的興緻,特別在此記錄一下。

該短篇小說的作者是宮澤賢治,實際上這名字我似乎有一點點印象,
畢竟在高中時期去圖書館看到的書,常見的日文小說作家也就那幾個。

只不過我沒真的去翻過這位作者的書,
會去注意的只有像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這種較有名氣的作家作品,
例如「我是貓」這類的小說,因此就忽略了宮澤賢治的創作。

出社會那麼久,因緣際會之下才認識到這位作家,其實還不算晚。
也許有些人一輩子都不知道,那實在是該慶幸了。

大致從wiki看到這位作者的生平後,
意外發現他非常有名,像是有關「銀河鐵道」之類的作品,多少都受到其創作的影響。
例如小叮噹、銀河鐵道999之類的,有在看卡通、漫畫的人一定會有印象。
既然知道了起源,那花點時間來看看原作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

一、相關曲目:

交響樂團篇 - 貝多芬第六樂章交響曲 - 田園 (42分鐘啊?)

二、小動物指定篇:

1. 三花貓 - 羅蒂克的夢夢曲 [[舒曼 (羅曼蒂克的) 夢幻曲]]
2. 布穀鳥 - 叫聲 Common Cuckcoo Bird Call
3. 狸貓 - 愉快的馬車夫
4. 田鼠母子 - 隨便亂彈的狂想曲 (David Popper - Hungarian Rhapsody (隨手找的大提琴狂想曲))

三、安可曲:

印度狩虎曲 - 大堤琴版
電子流行樂原曲 - Bonzo dog band - Hunting Tigers out in Indish

四、來源:

翻譯- 大提琴手高修
原文 - セロ弾きのゴーシュ
(1982 高畑勳的動畫版)

五、心得:

從改編版跟wiki介紹推測,宮澤賢治真的很愛農村生活,不禁讓我想起了梭羅
另外音樂的要領,先是節奏,再來音準,然後再求情感表達。
這則短篇則是先講究情感(三花貓)→音準(布穀鳥)→節奏(狸貓)。

若對一般人來說,唱歌所要表達的就是情感沒錯,
就好比文章就是要傳達作者的意念一樣。

日本的音樂教育一直都比國內好太多,
想起以前音樂被犧牲的教育,真的覺得異常可惜。

真希望國內也能有一套童話故事來做音樂啟蒙教育啊!!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讀書心得 - 太宰治 - 跑吧!美樂斯。

  太宰治這位日本作家應該有不少人聽過。想當然爾,求學過程是不會教你的。國內知道的人,我猜是從周邊創作、漫畫、小說、電影去認識的。
  在我看過的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就有提到這個人。畢竟劇中的這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個人聽了有非常深的感觸。若是在人生中遇到的挫折比一般人多,加上自身種種問題而無力回天時,對大家生活上造成的困擾,倒還真的挺抱歉的。
  如同平靜的水面,雨水落下激起一圈一圈的漣漪;雨停了,最終仍會趨於平靜。生活被其影響的人,在得知對方逝世之後,必然會回憶起那一段一段的往事……話說回來,這麼無奈的一句話是從人間失格這部小說提取出來的。
  關於太宰治這位作者,我其實在看過的漫畫中早已了解這號人物。該漫畫中描述,主人公在年少時就是標準的人生勝利組,要什麼有什麼,生活無虞。也因為這個原因,生活不懂得節制,抱持著享樂主義的思維,無法領悟生存的意義,於是過著極其頹廢喪志的人生。因為他的個性軟爛,跟異性也有極多牽扯,在諸多無奈之下,最終步上自殺一途。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生就像煙火一般絢爛卻短暫。會看「跑吧!美樂斯」這篇小說是因為最近看了什麼腦力提昇66招的書。整本書花了兩個小時看完,覺得書中提到的技巧有部份重疊了,說是66招也只是言過其實,說白了就是無法聚焦,抓不到重點。為避免大家花時間找書來看,我就不提書名了。
  不過,書中倒仍有幾處會讓我想拿出來談談,就好比「跑吧!美樂斯」這篇文章就引起了我的興趣。作者提出一個重點,那就是「書過了十年再回頭看,會因腦力的成長而有不同的理解。」寫這個部客格的目的就是在此,有空閒時我也一直在複習過去一知半解的文章,並且記錄下不同的心路歷程。
  在此甚是感概,過去為了擺脫教科書的填鴨式教育,未能及時發現課本中帶有意境的散文作品,著實可惜。有時間的話我一定會重新回顧一遍當時錯過的好文章。想起當時接受的教育方針:「會考才背,不考的不要花時間看。」讓我晚了好長一段時間發現書內有趣的知識。能夠再重新拾起書本作些研究,對比其它被動接受資訊的人來說,也算是幸運了。

=====

  這篇原文已有高手翻譯,請見:紅豆佳譯人 - 太宰治〈跑吧梅洛思
 

大意:


  主角為了辦理妹妹的婚禮而入城做事前準備,順道去拜訪兩年不見的好友。然而一路上見到的行人心情皆很沉重,詢問之後才得知暴君因多疑不信任而濫殺無辜。
  熱血的主角為了除去暴君,買了短劍想行刺卻反被巡邏兵抓住。在行刑前向國王進言,想拿好友的命來抵,要求寬限三天完成遺願,必將回來受刑。國王當然是想看好戲,放他回去,等著拿他失言並拿他的好友抵命(若中了國王的計,這兩人都得死)。
  主角在舉辦了妹妹的婚禮後,渡過氾濫的河川,並且擊退山賊三人,縱使身心俱憊,經過一番掙扎,最終還是在第三天夕陽落下前跑回城中,救回正要被上吊處刑的好友。
  國王最終深受感動,原來還是有這麼守信用的人,願與之結交好友。

心得: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的主角根本是匹夫之勇。莫名奇妙拿好友作保抵死罪,目的只是為了完成妹妹的婚禮,這不就符合太宰治這種天真浪漫的軟爛個性嗎?這種信守承諾的作法我真的無法認可。
  唯一覺得厲害的是,主角可以擊退山賊,大概是想証明體力很行吧?我想就是因為作者與主角一樣天真浪漫,才能夠勇敢地回去還罪的啊。個人覺得這篇文章帶著杜蘭朵公主式的劇情,從緊張的氛圍到皆大歡喜的結局。然而,守信用的方式有很多種,拿兩年不見的好友來抵命這種作法就實在太見笑了。

後記:
2018/02/20 - 回顧2016/07/08所寫的此篇文章,重新順句了一遍。沒想到之前寫的文章這麼慘不忍睹啊?太對不起以前不小心搜尋到這篇文章的人了,望請多加海涵。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生活雜記 - 工作雜記 - 超人(Superman)的養父:強納森坎特 (Jonathan Kent) 說的話

以下是從IMDB網站拿出來的,如有侵權請告之。

Jonathan Kent: It's somethin', innit?
強納森: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啊……不是嗎?
One minute in Kansas livin' on a pancake so we come to the mountains.
有一段時間在堪薩斯州時想烤薄餅過簡單生活,所以我們搬到山區。
All downhill from here; down to the floodplain, arm at the bottom of the world.
從這裡所有下坡處;下至泛洪區,環抱於世界之底。
I remember one season the water came bad.
我記得有一季水來得很嚴重。
I couldn't've been twelve.
我無法但已是十二歲。
Dad had out the shovels and we went at it all night.
老爸拿出鏟子然後我跟去了整晚。
We worked 'til I think I fainted, but we managed to stop the water.
我們一直忙到我覺得虛脫為止,但我們設法阻止惡水。
We saved the farm.
我們拯救了農田。
Your grandma baked me a cake, said I was a hero.
你阿嬤為我烤了蛋糕,說我是英雄。
Later that day we found out we blocked the water alright - we sent it upstream.
那天之後我們發現,我們完全堵住了水路 - 我們將它逆向竄流了。
A whole Lange farm washed away.
朗格全部的農田都被沖走了……
While I ate my hero cake, their horses were drowning.
當我吃著我的英雄蛋糕時,他們的馬卻被溺死。
I used to hear them wailing in my sleep.
我在睡覺時還能聽到牠們哀嚎。

Clark Kent: Did the nightmares ever stop?
克拉克:惡夢曾經停下來嗎?

Jonathan Kent: Yeah. When I met your mother.
強納森:是的,當我遇見你媽。
She gave me faith that there's good in this world.
她給我世上仍有良善的信仰。
She was my world.
她就是我的世界。
I miss you, Son.
我想念你,兒子。

Clark Kent: I miss you too, Dad.
我也想念你,爸。

=====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植物雜記 - 水毛茛 - yellow water buttercup

這是一種神奇的植物,生長在岸邊,
如果被水淹了,葉子就會長成絲狀
如果沒有接觸到水葉子扁平長得像芹菜葉,十分普通。

點這裡看Google圖片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歌詞翻譯 - Taylor Swift - 1989 - Shake it off

前言:

這首歌很勵志的。

同樣的意義,不同的詮釋:儘管做自己,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

有時候覺得這社會某些人實在太貪心了,明明吃飽穿暖有得住,
弱勢需要幫忙卻不想要分享,甚至還反對要給這些人的基本生存福利。

花時間在爭這個,怎麼不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想做的是什麼、想知道些什麼,想要精進自己什麼,能為這個世界改變什麼……
在那維護已經擁有的,實際上卻想要更多用不到且用不完的東西,真的只有貪心兼浪費而已。

所以我來認真分析這首MV的舞蹈好了,至少我真的很想分析。
Taylor swift真的很幸運,一首歌可以體驗八種舞,
我認為在教育上,除了小學一二年級的唱遊課,大概是很少有機會再去接觸了。
但是,你不試怎麼會知道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天份呢?

另外,這首歌已經播放超過14億次了……

=====
翻譯:

Shake it off
通通甩掉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學習雜記 - 聲學(Acoustics) - 殘響(Reverb)的種類(Types)

翻譯的同時整理出以前聽過但沒深究的殘響類型。

A、實體振動

一、Spring。當然知道是春天啊,難道是熱春天(Hot Spring)?
我很早就知道它是彈簧,因為音箱上有這樣的效果。
但說實在的我完全沒看過實體運作。

二、Plate。板子。這就奇了。板子能幹嘛啊!!
以前又沒書又沒Youtube,加上懶得看英文,哪知道這是什麼鬼。
試聽過也只知道這種殘響有點金屬感。

因為好奇心驅使,現在在Youtube可以查到影片並了解原理,而且還介紹得超級完整。
Youtube -  Reverb tutorial: Mechanical reverb—spring and plate

看過影片才知道差別在彈簧一維振動跟鐵板的二維振動。

B、聲學空間

即Acoustic space。想當然爾,從小到大依序為:

浴室→小房間→教堂→音樂廳→開放空間

Tilt (Bathroom) -> Room -> Church -> Concert Hall -> Open ambience

想知道更多還是看一下英文網站吧,中文世界對聲學真的很不友善。

Website - The Music Espionage - What's Reverb

才抱怨沒多久就找到一個很厲害的中文網站 - 平衡音訊實驗室 - Reverb
看來也是有相同癖好的人在做專門研究分享的。

C、數位效果

這是真實世界(無數位環境的地方)沒辦法做到的效果:

Gate / LoFi / Modulation (e.g. Flanger)

Toneprint - Reverse

以上的三大類共十一種是從TC - Hall of fame去調查的。
每天都有一種獲得新知的充實感啊!!

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讀書心得 - 腦神經學 - 錯把太太當帽子 - 天生我手必有用

關於這一篇文章,我個人覺得它對停止學習的人是一個很好的正面教材。

一個天生帶有腦性麻痺的盲人,
活到六十幾歲還不知道怎麼使用雙手感觸。
因為家人的細心照顧,她的雙手就閒置不用了。

經歷一些事件後,
醫生檢查發現她雙手的感覺能力是正常的,
只是缺少對物體的分析能力。

於是乎在作者刻意引導之下,她終於能用雙手分辨物體。
也因為這種新鮮感,她欲罷不能,想盡辦法認識這個世界。
再加上她天性敏慧,不用一年多的時間就成了小鎮有名的藝術家。

書中尚有另一位輕度智力障礙的盲人有這種問題,
雖然沒有像六十幾歲的藝術家那般靈巧,但學習速度也是令人嘖嘖稱奇。

如何?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人生就這樣了?
天生缺陷對比你四肢健全,加上人家六十幾歲才開發出來,
年輕氣盛的你不覺得自己還有無窮的可能性嗎?

現在就去尋找自己的天份吧 !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學習雜記 - 聲學(Acoustics) - 調變效果器(Modulation)的翻譯

有時候覺得,看書就好像走馬看花一樣。
自從練習翻譯之後才知道一些細節差異。

看書的好處在於不用計較糢糊兩可的概念,用自己既有的知識帶過,閱讀時間也可以控制。
翻譯的好處則是與閱讀對立,花相對多的時間清楚分析釐清沒弄懂的問題。

我一直對移相(Phaser)與輪緣鑲邊(Flanger)的文字解釋感到疑惑,
聽過Youtube的範例也是懵懵懂懂,甚至覺得跟Tremolo有點像。

若是用音頻訊號來分辨的話就簡單多了:

Chorus - 改變原聲音高音色頻率,並混進原音。
Flanger - 似飛行機聲。用延遲錄音的方式製造都卜勒效應,混進原音。
Phaser - 移相,音訊上的漣漪效果相位差混進原音。
Ring modulator - Sideband取代原音。
Tremolo - 音量改變,即訊號的振幅改變。
Vibrato - 音高改變,即訊號的頻率改變。

最後,多認識了Ring modulator,但我想我不太會用它就是了。
以下是原文所推薦的歌曲:

Chorus:
Youtube - Nirvana - Come as you are

Flanger:
Youtube - The Police - Walking on the moon
Youtube - Van Halen - Ani't taking 'bout love
Youtube - Heart - Barracuda

Phaser:
Youtube - Van Halen - Eruption
Youtube - Billy Joel - Just the way you are
Youtube - Paul Simon - Slip slidin' away

Ring modulator:
Youtube - Black sabbath - Paranoid

Tremolo:
Youtube - Rolling stone - Gimme shelter

Vibrato:
Youtube - BOSS VB-2W
(這個倒是沒提範例歌曲)

另外,Audio signal processing這領域,
有太多的電子與訊號專有名詞要弄懂了。

例如旁波帶、次聲頻……這什麼鬼!也難怪一堆人望而生畏。

還有,我們似乎把音調(Tone)、音色(Timbre)混在一起說了。
真的沒辦法啊,就跟「說英文,寫英語」混用一樣不堪。
據翻譯教學書中所言,語是用說的,文是用寫的。
為了通俗上的解釋,還是要記一下囉。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讀書心得 - 腦神經學 -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 靈魂與軀體分家了

這一篇文章提到了一個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情:
身體的感覺要靠三樣東西,視覺耳前庭平衡,以及本體感受,缺一不可。

通常我們都知道,眼、耳一旦失能就會變成瞎子、聾子,
但卻不知道有一種叫做「靈魂出竅」的疾病存在。

聽起來感覺很玄,但其實想像一下,你的意識飄出自己的軀體,
而你也能從外面完整看到自己,只是想要「醒來」卻非常困難。

由於神經系統中,腦神經與脊椎神經的感覺支受損了,
所以腦沒有辦法「直接控制」自己的肢體,
要用眼睛去「監視」才能小心異異地完成全部的動作。

也如同盲人的聽力補償,
該案例的病人眼、耳辨識能力都大幅提昇了。
只不過她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行動自如,
還會被別人嫌棄動作笨拙是不是在故意找碴。

另外這篇文章說,過量攝取維生素B6也會產生此病症。
而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則指稱,攝取過量會造成運動神經受損神經失調
只是我到現在才知道失調後的狀況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身體的「感受本體」不見了,
眼、耳可以察覺自己的身體卻無法「立即控制」,
還要透過眼睛「找出來」,並且「監視全部流程」才得以「行動」,
這麼不方便的生活實在太可怕了。

最後,我從這篇文章歸納出三個重點:

一、身體的感覺三要件為:眼、耳前庭平衡,以及本體感受。

其中任何一種能力喪失了,剩下的就會做補償,也就是能力會變強。
所以說,人一直都是可塑的,無關年紀,不要等到有事故了才想要增強自己。

二、眼睛看到外表正常的人,這並不代表生理狀況是正常的。

如同本案例,她是嚴重的身障患者,但外觀看起來卻很正常。
也就是說,一般人的同理心在這個案例上無法發揮,還會造成對方心理傷害。

三、維生素B6攝取過量會造成此問題。

停掉就能恢復正常了。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生活雜記 - 知識的傳遞

我後來發現,當你主動去了解的東西越多,
各個東西在基礎上都會有互相關聯。

就取樣(Sample)來說好了,在影像、聲音、物理、電子、電信上都會被使用到。

而取樣之內,還有更基礎的波段(Band)與頻率(Frequency)。
而頻率對應的是時間,波段對應的是空間,
於是乎時間、空間被建構起來了,成就了宇宙。

而這類比(Analog)的宇宙,人類企圖用數位(Digital)去記錄它,
所以才有取樣(Sample)這東西出現,將類比轉化成數位,並用0與1去記錄它們。
(有點太極生萬物的概念)

如果記錄得更加精細,並將之無損呈現,那就可以騙過人類的感知。

舉例來說,
人眼只能看到2的24次方的顏色數目,
人耳只能聽見20Hz到20kHz的聲音,
如果嗅覺、味覺、觸覺、意識(AI)也被記錄,
並將數位以類比呈現,那世界會變得怎樣?

應該與上帝無異了。所以對這些東西做研究,不是很有趣嗎?
而透過翻譯了解這個世界,真的是有趣到不行,
就如同從一本書裡看到作者參考及推薦的無數書本,聯結整個世界。

若你沒有時間去看去思考,去了解你想要的是什麼,
成天死工作,回家或放假就是發呆,基本上這跟死了沒有兩樣。

我覺得啦。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生活雜記 - 工作雜感 - 爭的是什麼

敷淺的我,記錄敷淺往事。

現在有閒蒔花弄草,從植物身上獲得了許多啟發。
現在想想,大家爭的都只是人類歷史上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
過了百年後,還有誰會記得?

回頭看那段匆忙的工作,為的只是小小的職位,
堅持己見而針鋒相對,競爭一時,甚至還為病態的血汗冗長工時辯護。
若是把所有的利益都襯去了,到底還剩下什麼?

結果因為鋒芒太露,加上諸多負面情緒,在別人心裡形成了一個難以妥協合作的印象。
之前得了個拼命三郎的最好評價,之後卻成了殺雞儆猴的替死鬼。

努力了一年半載,技術卻推陳出新,產品過了生命週期隨即淘汰。
當時的堅持帶給了現在的世界什麼樣的改變?
不過就是造成話題性的娛樂消費性產品,並無法長久存留在每個人的回憶裡。

說到底,大家都是為公司董事們工作的打工仔。
當他們吃飽了才分你那一丁點的肉屑吃,這樣就值得你搖尾乞食嗎?

為了自己上位,因此得罪不少人,只為了拿到自己想要的職等薪資與分紅獎勵。
當初假腥腥稱兄道弟博取信任,之後卻背地把人推到谷底。這樣真的是最好的做法嗎?

人得了權力,以為徹底犧牲一小撮人就可以成就群體利益,
以為這樣就能鞏固自己的王國,全體一心,再創高峰。
實則利益綁架,強權管理,連環錯誤的決策之下,終究還是分崩離析,樹倒猴猻散。

最諷刺的莫過於被最信任的人挖了一狗票的人帶槍投靠敵營,以謀高位。
這樣真的是最好的結果嗎?

世界很小,尤其業界更小。

就算現在遇不到,我們的共同好友還是非常有機會再合作到。
這種不公平與不光榮的往事,如同芒刺在背,怎麼樣也拔不掉。

況且知曉一二的人就會處處提防,
然後再也無法在工作上結識可以交心的朋友。這樣真的是最好的結果嗎?

爭那個小小的個人利益卻因此落得彼此朋友間的流言蜚語,真的只有可悲罷了。

人生在這世界上,若與萬物生命平起平坐,
排除生存的艱難,如今對我來說,
那就是去細心體會並探索你未知的世界。

若能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這世界更美好,那是再好不過。

少賺一點錢真的不會怎麼樣,
也不過就是沒錢吃大餐,沒錢買車,沒錢買房。

然後你看植物只要有空氣、陽光、土壤、水,
這樣就可以活得很好很漂亮的話,上述提到的那些物質真的很重要嗎?

對我來說真的不重要。

能留點什麼來提昇這個世界,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吧。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歌詞翻譯 - John Sykes - 20th Century - Cautionary Warning

前言:

這首歌很有爆發力,光聽片頭副歌就覺得熱血沸騰。
會知道這首歌是來自於卡通「課長王子」的片頭曲。

萎靡的樂團成員,撐開眼瞼後不停轉動眼球;
時尚伸展舞台秀,披著紫色長髮的上空扭曲綠人,
最後結束是在紅色背景裡飛天的魟魚(這是一種求偶的動作)……
(Youtube - Kacho Oji - Opening)

這種片頭畫風不知怎麼形容,感覺非常歇斯底里。
作者用這種狂野的視覺設定抓住觀眾的目光,十分大膽。

我看有人有在youtube放吉他教學影片,是首Am調的金屬樂。
速度是209(60表一秒有一拍,180是一秒有3拍,大概是這種速度),實在很可怕。
練完能跟上應該只有爽而已吧我想。

很意外的是點閱聆聽的人數不超過十萬,
可想而知,國內是沒有市場的了。

至於這首歌的主唱兼吉他手John Sykes
我只能說,生在百家爭嗚的搖滾年代,
能同時俱備沙啞歌喉的爆發力與豪放樂句的創作力,
卻不能夠像Slash那般能夠全球知名,實在可惜。

就寫給與我有相同共嗚的愛好者吧!

=====

翻譯:

Cautionary Warning
告誡般的警報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歌詞翻譯 - Riyu Konaka - Single - やっぱり女の方がいいや

前言:

這個女主唱的風格很Jazz。

真的很Free Style,時而轉音,時而用口語啕唸來詮釋一首歌。
這首歌有點歇斯底里,有點迷糊,有點情緒化,
有點故意搶拍或掉拍,實在有點可愛。

若有興趣,可以在Youtube找一下こなかりゆ,
我發現她的自創曲都是這樣的調調。

想介紹這首歌是因為被課長王子這部卡通的詭異片頭曲所吸引。
片頭簡直就像是在描繪樂團靡爛生活的嗑藥世界,非常詭異。
怪歸怪,意外的是片尾曲卻表現得非常可愛呢!

我個人認為國內是不會有人去介紹它了,所以在此將它補完。

其實這首歌完整版是2:45。
http://books.rakuten.co.jp/rb/3926613/

但我只找到1:30的版本。
http://www.hit-mp3.com/artist/こなかりゆ

對應的歌詞在這裡:

網站 - 歌詞GET - 歌詞 - やっぱり女の方がいいや
檢始原始檔只有大驚,竟然是UNICODE,貼不過來啊。

但是義大利這邊的討論區還是有耳力好的愛好者:
http://forum.animeclick.it/archive/index.php/t-192448.html

那我就再補補貼貼改改囉!

=====

翻譯:

やっぱり女の方がいいや
還是女人好啊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歌詞翻譯 - Porno Graffitti - People Have To Grasp Even A Cloud - Voice

前言:

以前總是覺得好聽的歌有好聽的旋律就夠了,至於歌詞在講什麼並不重要。

儘管記住了旋律,歌詞卻一概不了解。
還記得在國中時,我自學了日文五十音,背完了還想要去記句型。
我甚至在高中時還買了日文學習相關的雜誌回來學,真佩服當時學日文的決心。

只不過當時的資訊真的少得可憐,學過了五十音又能怎麼樣呢?
會了最普通的句型也不夠應付龐大的應用。
畢竟電玩、卡通、漫畫上,還有關東、關西腔,敬語、平輩的分別,
90年代這個不知怎麼找尋相關資訊的年紀,
加上課業壓力以及電玩聲光的刺激,理所當然放棄繼續學習的決心了。

就是在動詞變化這裡放棄的。

為什麼背了橫列配母音的5 x 10,卻還要能夠活用直行配子音的10 x 5?
我當時真的覺得背這個太花時間了,還來不及融會貫通只好放棄。
我相信學英文的人也是在動詞變化這邊遇到挫折而徹底放棄的。
而後來還有什麼關係子句,這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魔王。

就好比學吉他的人,學到手指都起水泡了,卻還要學什麼封閉。
封閉學完了,還要記什麼音階指型。提到這也只是左手應用而已喔。
右手還有彈片彈撥、手指分散、指彈與刷弦等技巧。甚至兩手應用,八指、拍打等等。
只能望而興嘆:學海無涯,沒時間沒天份,放棄算了。

放棄很簡單,但都學到一定的程度了,總不能因為放棄而就此荒廢。
所以我回過頭來再把自己喜歡的歌詞重新翻譯過,
畢竟網路資訊已發達到唾手可及,不會念找過Youtube都有,
要應用還有電視影集,完全只看自己能不能消化整理而已。

現在學習不太容易因為找不到資料而碰壁,真是幸福啊。
看我還能找到英文相對的翻譯就知道,能說不是嗎?

我很喜歡這個樂團是因為「一個人的夜晚」。
說到這裡我想大家有看卡通的都應該知道了。
我當時只知道這種曲風叫J-Pop。
但有研究音樂之後發現,其實它帶了一點funk rhythm啊!!

這個樂團 - 色情塗鴨 - 就是這樣有趣,
不過這次要介紹的歌感覺很港式,有點像Beyond的Paradise
廢話太多說,不賣關子,請見翻譯介紹。

Wiki - Porno Graffitti

=====

翻譯:

ヴォイス (Voice)
聲音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歌詞翻譯 - Mark Knopfler - The Ragpicker's Dream - A Place Where We Used To Live

前言:

上午十點半,陽光和藹,微風輕拂,天氣漸暖。
倚在窗邊望著房外,藍天與綠地只一線隔開,
沒有樹木擋住任何視線,只有白雲片片緩緩飄移。

此時此刻,除了風聲颯颯,再也沒有別的嘈雜聲。
案上茶杯傳來淡淡的檸檬香氣,腦中響起的就是這首歌曲。

隨著歌詞帶過,兒時成長的記憶一一浮現,
純樸的鄉村,啟蒙的學校,心儀的小女孩……

無奈時間的過去,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感概小時候長大的地方,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這首歌在國內的介紹真是貧乏的可以,竟然沒有人提起。
希望能在此推薦給探索到這裡的人。

這首很有「橄欖樹」的Dorian Style
絲絮纏繞,悠悠遠遠的那種寂寥感。

有興趣的人請見以下詳細介紹:

Wiki - The Ragpicker's Dream

=====

翻譯:

A Place Where We Used To Live
我們以前居住的地方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已探索的木材整理 (Summary)

前言:

  在此先對研究過的木材做整理,畢竟也弄出了大概將近20種樂器木材。整理的過程也會把研究中獲取的資訊補回舊有的文章裡面,畢竟當時知道得不多,沒把相對重要的資料列出來,多有缺漏,不甚完整。然後也藉由這次的機會,期許自己把想要研究的樂器木材都列出來,以便之後能再繼續擴充。

=====

總結:

一、實心木材 (Solid Body):

Alder / Ash / Basswood / Bubinga / Koa
Korina / Lacewood / Mahogany / Makore
Hard Maple / Soft Maple / Padouk / Poplar / Redwood
India Rosewood / Sitka Spruce / Walnut / Wenge / Zebra

註:常見為Alder / Ash / Mahogany / Maple

二、面板 (Top Wood)

Adirondack Spruce / Engelmann Spruce / European Spruce / Koa / Lutz Spruce
Mahogany / Maple / Mango / Myrtlewood / Port Orford Cedar / Redwood
Sapele / Sitka Spruce / Walnut / Western Red Cedar / Ziricote

註:常見為Spruce / Cedar / Maple / Mahogany

三、側背板、琴身 (Side / Back Wood, or Body Wood)

African Blackwood / Brazilian Rosewood / Bubinga / Bloodwood / Cocobolo
Indian Rosewood / Lapacho / Koa / Kauri / Macassar Ebony
Madagascan Rosewood / Mango / Monkeypod / Mahogany / Maple / Myrtlewood
Ovangkol / Primavera / Purpleheart / Redwood / Sapele
Snakewood / Tamarind / Tasmanian Blackwood / Walnut / Wenge
Zebrawood / Ziricote

註:常見為Rosewood / Mahogany / Maple

四、琴頸 (Neck)

Afra / Bocote / Bubinga / Canary / Cocobolo
Gaboon Ebony / Macassar Ebony / Goncalo Alves / Imbuia / India Rosewood
Madagascan Rosewood / Korina / Mahogany / Maple / Padouk
Pau Ferro / Purpleheart / Satine / Walnut / Wenge / Ziricote


註:常見為Mahogany / Maple

五、指版 (Fingerboard)

Bocote / Bubinga / Canary / Cocobolo / Gaboon Ebony
Macassar Ebony / Goncalo Alves / India Rosewood / Madagascan Rosewood / Kingwood
Korina / Maple / Padouk / Pau Ferro / Purpleheart
Satine / Wenge / Ziricote

註:常見為Ebony / Rosewood / Maple

參考資料
  1. Warmonth - Body woods / Neck woods
  2. Breedlove Gutars - Tonewood
  3. Taylor Guitars - Body Woods
  4. Mangore - Tonewoods Properties
  5. Tonewood Data Source - List of Woods Covered
=====

後記:

一、木吉他的側背板運用真的太豐富了。那些木材真的是以音質為考量嗎?畢竟木紋實在太漂亮了吧。

二、以為做了近二十個研究就該結束了,無端端又生出二十個。我看將來只會更多而已。先去看看木皮圖鑑好了,裡面記載了有一百二十個種類。

三、也不知道是從哪裡生出來的Tonewood Data Source,總共紀錄了233種聲木。所以我們可以從中推測,製琴師已嘗試過不同的樹種來源,真正能夠推廣的大概就其中的三、四十種。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替代方案都是為了取代日益匱乏的烏木、玫瑰木與桃花心木。在未來的日子裡,我猜測能被廣泛運用的側背板木材大概就非塔州黑木莫屬;指版的話就是人造烏木‧利其萊特(Richelite)了。那麼,我只要把兩年前在此決定的這四十種樂器木材介紹完,再依市面上添加的新興木材補充一下就可以告一段落囉。

四、從吉他大廠吉普森(Gibson)的破產新聞來看,個人覺得吉他也快要變得跟小提琴一樣,成為古典樂器之一啦!缺乏客源絕對是破產的原因之一,以Google Trend來觀察就能略知一二。價格相對昂貴、攜帶不便,學習週期長,給予的刺激已不若即時,免費,與數不清的視頻、手遊、社交軟體。想學習吉他的人永遠存在,然而面對現今的社會,真的要找出一條新的經營模式來開拓或留住客戶才行了。

植物雜記 - 木紋之美 - 有關木紋(Wood Figure And Grain)的名詞解釋(Glossary) - Part II

前言:

  經過上集的解說,看到了許多以往所不知道的木紋,簡直大開眼界,嘆為觀止。除此之外,做研究還能了解一些從未見過的植物,真是一舉兩得啊!也因此,這種研究探索的樂趣就是持續翻譯的動力了。請參見下集了解更多訊息!在整理完畢之後,我也會將這些木紋做些歸納,這樣就更能幫助大家了解木紋系統了。

=====

翻譯:

植物雜記 - 木紋之美 - 有關木紋(Wood Figure And Grain)的名詞解釋(Glossary) - Part I

前言:


  我一直以為木紋就只有這些形式存在:直紋、曲紋、火焰紋、鱗狀紋、鳥眼紋,因為我的眼界就侷限在樂器上面。經過一番研究,看過了古董木製傢俱,那些木紋分佈實在令人瞠目结舌。加上對異國木材的研究,木紋檢索圖片排開,五顏六色,形式各異,豈是我上述歸納的那些木紋這麼簡單。
  在這裡我僅對木紋的形式做解釋,希望能對這部份有深入的了解。首先,需要先釐清什麼是Figure,什麼是Grain。以中英辭典翻譯而言,取其對物體的解說,Figure是外形,Grain是紋理。專家的詳細解釋如下:

  • 外觀、圖案:一片木材的外表。
    • Figure: The look of a piece of wood.
  • 紋理:樹木的生長輪與生長輪在一塊的氣孔
    • Grain: The growth rings of a tree and the pores along those growth rings

  但英文用法也已積非成是,他們習慣以Figure來取代Grain。例如:講Birdseye Figure的多於講Birdseye Grain的。以搜尋器來查,這樣的比例是三比一,已經有點約定成俗的感覺。那看樣子Figure跟Grain已經可以互通的了,只不過老外倒是比較習慣講Figure。對於業餘的我們來說,中文世界裡講木紋就行了,不需要那麼麻煩。在此,我會儘量以樂器木材的木紋圖片做範例解示。

=====

翻譯: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雞翅木(Wenge) - 可取代烏木(Ebony)的實驗木材

前言:

  雞翅木(Wenge),這個我在研究行道樹的時候就大概略知一二。因為我看到有人寫下種植雞翅木的心得。花了一些時間找資料,沒想到是記憶誤植,他種的是櫸木(註一)。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在找黃檀、紫檀、黑檀、梨花木的資料時混雜在一起了。古董傢俱行家很愛用這類的木材,因為他非常稀有。他的木材紋理有如雞翅一般,黑而密的條紋,故有此稱。誰知道呢?我個人不這麼認為啊。
  話說回來,我仍然要用它的學名Millettia laurentii再來找相關資料。其實我是可以不必再去查詢的,因為它中譯名就是岸豆藤屬(Millettia)了。但本著追根究柢的精神,我想花些時間去找字根起源,畢竟上一篇在研究紫心木時,用拉丁字源去記憶植物名稱真的太有趣了。
  接著,我找到的資料如下:

  這是怎麼回事呢?太不合理了。就拉丁字典去找的話,Mille可以是千的意思(Thousand),而ia應該是像這般、這種的意思(Such);Laurentius是月桂花環做的皇冠(Crowned With Laurel)。所以我可以說它是千萬般的有如月桂冠。對照了植物照片(註二),除了花有千朵的可能,遠看葉子有點像月桂,卻再也沒有其它的可能性了。還是繼續叫岸豆藤屬吧,畢竟這些臆測沒有驗證,只有助於記憶而已。還是回過頭看正文了解它的木材特性好了。

Millettia Laurentii - Flower. (CC BY-NC 2.0)
Original source: Useful tropic plants. Author: Scamperdale
Millettia Pinnata - Flower. (CC BY-SA 3.0
Original source: Wikimedia. Author: Shyamal

  為避免懶人不想點選連結,在此附上長得很像的同屬花朵。它叫做水黃皮,在台灣還挺常見的喔,不知這樣有沒有比較拉近距離一點了?如果想要看盧山真面目,那就請點選註二裡的連結吧!

註一:Blog - 曬衣窗台的一抹綠 - 我的櫸木的故事
註二:Central African Plants - Millettia laurentii De Wild.

=====

正文:

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紫心木(Purpleheart) - 歐美市場讚嘆不已的天然紫木材

前言: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樹的智慧」。內文提到,製琴師要挑選木材全憑經驗。不是說看木紋漂亮就用,還要用手指指節去敲敲打打聽聽聲響。製做吉他有很多需要妥協,聲音溫暖或明亮,響度、泛音與共嗚,還要考慮整體樂器的堅實與穩定度。因為他看過樂器做沒多久就四分五裂的狀況,或者試過初彈共嗚不錯,放久彈聲音就變得軟軟的現象。
  忽然讓我想而一些棒球球探類的電影(人生決勝球 、百萬金臂),儘管科學數據可以證明大部份的能力,但有些細節還是要靠經驗才能辨別物品的真實價值。歷史上的千里馬其實不少,多數沒沒無名地成為統計數字,誠如梅爾哥的歌曲「禿鷹」所述。識貨且去用心探索的伯樂真的少之又少啊。
  近來有不少製琴師在開發新的樂器木材,紫心木獲得一致好評。只不過它有點重而不被推廣。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可以克服的,比如挖空的設計。既然是明日之星,那做一番研究自然不在話下。我花了半小時看什麼叫Peltogyne,因為它是一個中文網站尚未中譯的屬名。再花了一段時間搜尋之後才找有人叫它紫心蘇木屬。怪了,太敷衍了吧!
  蘇木亞科Caesalpinioideae這麼長的拉丁文,比較Peltogyne中的字節跟它完全沒關係啊。網路上說,可能是源自於Caesalpinia這個孔雀豆(雲實屬)。但我覺得怪了,科在屬之上,怎麼是從屬去找根源?於是我只能再去尋找拉丁辭源,拆解一下。
  預測它應該是Pelto + Gyne。Gyne是為雌性生殖器官(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這一定是正解。而Pelto找不太到,也許是因為這個Gyne發音而需要變換母音。那就Pelta的拉丁文,我找到了新月型盾(cresent-shaped shield)的解釋。
  對照了wiki資料的植物圖(Figure. B),的確,它的生殖器官有如新月型,這樣的推論的準確度就高了。所以我覺得叫他新月狀盾形雌性生殖器屬再適合不過了。名稱太長好像不太好記?那叫回紫心蘇木屬好。(也許這就是折衷妥協的藝術吧?)。請見正文分析。

=====

正文:

歌詞翻譯 - Clazziquai - Color Your Soul - Speechless

前言:

倖倖然的渡過了一天。
想再繼續完成樂器木材的整理,但現在卻沒什麼動力。
那換個口味做點歌詞翻譯好了。

這首歌在前奏出來我就很喜歡了,還因此特地抓了整首歌的和絃來彈唱。
空靈的感覺,小調的起手式,根音半爬,副歌的吉他旋律,滿滿的哀怨。

實際上網路上也真的有很多人喜歡,尤其是女性,
還自彈自唱放到Youtube上去。

也許歌詞講的就是花漾年華少女對心儀對象的無盡思念吧。
好聽才推薦,真心不騙。

另外這首歌是來自於韓國的樂團Clazziquai,看名字就知道跟Jamiroquai有點關聯。
詳細請見Wiki - Clazziquai

=====

翻譯:

Speechless
無法言語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紅花梨木(Padauk) - 紫檀屬的新興樂器木材

前言:

  查了一下Padauk的中譯名,以為它是非洲木來著的,推測字源是來自非洲才對。誰知道Padauk的字源是來自Berma。Berma是Myanmar的舊稱,也就是說,它是源自於緬甸語,一整個莫名奇妙。
  另外我還查到,Paduak是緬甸的國花。只可惜的是,一般人比較知道的是被商人炒炸,經濟價值更高的緬甸玉。後來想想,也許它們是同屬不同種,也因此查出了African Padauk(Pterocarpus soyauxii)與Berma Padauk(Pterocarpus macrocarpus),真是有趣。
  所以說,在樂器木材的Padauk,泛指的是來自非洲的Padauk,而Paduak只是個中性名稱:紅木。又因為它是紫檀屬,那叫紅花梨木自然是傢俱行模糊價碼空間的最佳命名了。有關紅花梨木的詳細分析,請參考正文。

=====

正文: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巴西鐵木(Pau Ferro) - SRV愛用指板木(Fingerboard)

前言:

  有時候我覺得國內對植物學名的中譯不是那麼完善。因為學名多半是以拉丁語去命名的,那能翻譯的自然是有學習過拉丁文的人。礙於這種狀況,如果國內沒直譯的中文,那只能求助於外國網站。從外文再轉譯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就怕失去諧音或隱諭所要表達的意思。
  這次又遇到一個難題,Pau Ferro的屬名Machaerium在中文網站裡找不太到。幸好,我在拉丁辭典猜到它的字根,也因此能找到軍刀豆屬。熟料第二個難題來了:屬名與維基百科不符。那它是不是又被重新分類了?因為Wiki記載它屬於Libidibia這個屬。然而,它之前反而是分類到雲實屬Caesalpinia裡,並不是軍刀屬Machaeirum啊?!
  在查詢Libidibia時,它可以是Leopard Tree?真是奇怪到不行。接著又查出,原來它的俗名也可以叫做豹子樹。最後,被重分類是2012的事情。那Wood database寫的軍刀豆屬是怎麼來的?就EOL的資料來看,對於整個學名Machaerium scleroxylon並沒有做詳細的解釋。所以我打算把它寫在Libidibia這個屬裡。
  我有時間會再去查清楚植物學是不是要去學拉丁文。也許不需要知道全部,但至少最簡單的字根跟語法學到小學程度總是要必要的。搞清楚屬名竟是這翻折騰啊?
  然而,最後的最後,我在2017年查到它已擁有中文屬名,是為豹蘇木屬。我個人是不這麼覺得啦,因為就字首字尾來翻譯的話,解釋如下:
  • Libido,拉丁語。是指本能多慾(Sexual Instict)(註一)
  • -bia,希臘語字尾。以「字首或字根」的方式生存(註二)

  所以結合起來,就是本能多產屬的意思。會開花的植物必然有其生存優勢,所以才會用這種屬名做分類吧。

註一:Dictionary.com - Libido
註二:Suffix Dictionary B-C

=====

正文:

巴西鐵木Pau Ferro)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可利那木(Korina) - 50年代的傳奇樂器木材

前言:

  我對可利那木不是很熟。儘管Gibson Guitar說這種木頭是限量的,而且限量是殘酷的,但其實可利那木已保育成功,木材取得還算容易。Fender Guitar也曾使用這種木材做特製的限量版吉他,而你也可以在經典型吉他琴號如Stratocaster與Telecaster上查到。網路上說它的音質特性很像桃花心木(Mahogany),也難怪在1958年時,Gibson Guitar拿來做Flying V跟Expoler。畢竟Gibson特愛桃花心木加Humbucker的組合。
  它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謎,因此我只好到Youtube弄清楚它的音質特性。只是聽過不少影片卻聽不出什麼差別。基本上影響音色的因素太多,左手按弦力道,右手彈弦角度,再到使用琴弦的品項,彈片的形狀,拾音器的種類,中間說不定還經過效果器運作,再隨著音箱前級的調整,喇叭的渲染,加上麥克風的收音,影片後製微調壓縮,若沒有做A/B TEST,想發現細節上的不同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網路上卻提出一種說法,就算是兩把配置完全一模一樣的吉他,音色仍然有差別。說出這種話就好比說雙胞胎也長得有差一樣,說了等於白說。自己想想,兩個相同品種的Ash若分別生長在北美跟中南美洲,氣候、溫度影響甚劇,木質形成當然有差,音色就會不同不是嗎?不要想用這種說法否定一切。想要了解兩種不同東西的差別,唯有透過相互比較來了解差異性,這樣的研究才有意義啊。
  然而網路上對樂器木材的影響已經鬥了很久。對電吉他而言,木材的確是影響音色的因素之一,但實際上拾音器與鋼弦才是重點。就我所聽到的感覺,若單純A/B Test,樂器木材在Clean Tone上的影響是絕對有差的,只是加了破音之後,再經過Youtube壓縮就幾乎聽不出差別了。影片倒是說他們在破音的高次諧波有聽到差別啦,這我真的木耳。請見後記影片連結參考。
  離題甚遠,望請拉回到可利那木。這個品種的樹木可以長到20 ~ 30公尺,樹幹可達1.5 ~ 2.2公尺,算是頗粗的喬木。可惜它的花朵並不是那麼迷人,網路上也找不太到它的照片,先用他的近親照片將就一下吧。就網路上的手繪圖鑑來看,花也是五瓣,但是花緣是圓的,不太像下圖中的花瓣邊緣呈現的是尖角狀。選這張照片是因為它像極了無敵星星啊!是不是很可愛?

Terminalia Catappa - Flower (CC BY-SA 4.0)
Original Pic. Ower: J.M.Garg

  有關音色及木紋的部份,請詳見正文解說。

=====

正文: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可可波羅木(Cocobolo) - 黃檀家族之一

前言:

  近幾天在逛Youtube,看到Archtop Jazz Guitar (拱形面爵士吉他)的製作過程,選材使用雲杉、楓木與烏木,從頭到尾完整紀錄,毫不保留地放在網路上給人觀看。個人目瞪口呆地看完37分半的影片,從沒沒想過要按暫停鍵,就算想上廁所也只是忍著等看完再說。
  網路真的發達到知識唾手可得,只看自己要不要學而已。有時候看到一些人花時間在無謂的紛爭,不把它拿來做知識培養,事件結束不做反思,整體而言沒有太大長進,實在可惜啊。完全離題。製作過程我就放在後記裡好了。
  可可波羅木(Cocobolo),又是一個令我讚嘆的天然美木材。木材商與傢俱行管他作微凹黃檀,只是有人會把中美洲黃檀(Granadillo)與它混為一談。請點選參考連結中的第三項連結觀看介紹,文章之中有提到這段小故事。由此可知,某些不肖木材商與傢俱行的劣質行為,靠著魚目混珠來大賺一筆。然而木吉他製造界的泰斗Taylor Guitar是有把這兩種樂器木材做區隔的,將來會再做詳細研究。
  此外,由於它是蝶型花亞科的植物,所以你可以看到它開的白花也挺漂亮的,頗似成群的白色蝴蝶停在枝枒上休息。如果再有興趣,你會發現這種小喬木的樹幹並非那麼粗,大概也只有50 ~ 60公分,而樹高也只到20 ~ 25公尺,所以它取材量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為了永續經營,還是看看木皮就啦。有關音色的部份,請參見正文對可可波羅木的詳細分析!

Dalbergia Retusa - Flower - (CC BY-NC-ND 3.0)
Photograph by: Indiana Coronado
=====

正文: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學習雜記 - 聲學(Acoustics) - Glossary - 聲音(Sound)與音色(Tone)的術語

前言:

我個人覺得要用文字去形容聲音是件很抽象的事。
之前在學習雜記有提過擁有聯覺(Synesthesia)的人,說不定就可以形容得很豐富。

例如,這音色黏黏的(觸覺),而且苦中帶甜(味覺)。
這音色會噴出一道淡棕色的光芒(視覺),有巧克力牛奶的香味(嗅覺)。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聯覺,但卻用了很多非聽覺感官的形容詞做詮釋。
在這裡我想做個整理,期望能導回聽覺該有的確切定義。

個人是找到網路上整理出來的專有名詞表直釋,省去了一段蒐集的時間。

也許還有一些奇異的形容詞,
像我之前有提到的尖刺(Biting)、咆哮(Snarling),
有時間的話就來更新一下。

=====

翻譯: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歌詞翻譯 - Gilbert O'Sullivan - Himself - Alone Again (Naturally)

前言:

其實我對這一首歌的歌詞不是很了解。

當時看卡通時覺得旋律普普,但不知道為何就這樣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

也許卡通內容營造的孤單感搭配上這首曲子,
無意中讓我記住了"Alone again, naturally"。

我一直以為這首歌出自卡通「橙路」,還好現在網路找資料很方便,
終於弄清楚它是來自卡通「相聚一刻」。
(也許是因為我太喜歡橙路裡的女主角導致記憶錯置)

說來也是有趣,透過日本卡通了解西洋音樂,
然後在電影或電視劇聽到這首熟悉的曲子,頓時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聽到自己熟悉的音樂橋段,能不起共嗚嗎?

這首歌作於1971年,距今已有45年,就快要過半個世紀,
到現在仍深深感動著許多初次聽聞的人,魅力絲毫未減。
也許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親人去世,自然而然的孤單既視感吧。
不過也有可能是被愛人遺棄,聽到這首歌而感動的。。。也許。。。

Wiki對這首歌有提到,相聚一刻原來想幫忙打歌,
不過因為版權關係只播了一集就拿掉了。
這件小插曲能被紀錄下來也算是挺有趣的。
不知道您是如何知道這首歌的呢?

更多有趣的小事件請參見Wiki介紹 - Alone Again (Naturally)

=====

翻譯:

Alone Again (Naturally)
再次孤獨(自然而然)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沙比力木(Sapele) - 非洲版的桃花心木

前言:

  這次要來講解沙比力木。網路上的介紹都將它歸類在異國木材裡。調查了一下,其實非美國本地出產的木材都可以叫做異國木材,那對我們亞洲來說,樂器木材絕大部份都是異國木材了啊!說話回來,既然能多認識一些樹種,那做這類研究是再好不過的事。只可惜沙比力木(Sapele)被採用的比率並不高,而且它都只在低階木吉他中出現。其實它的木紋非常好辨認,就如同正文中參考的資源網站所看到的一樣。
  我個人對桃花心木的木紋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就如同你看過的LP型吉他,除了上層貼了個楓木木皮,翻過來它的屁股幾乎就是桃花心木,木紋長得實在有夠普通,普通到一眼就能認出,再加上音色屬於中頻厚實溫暖型,相對我這個偏好脆亮聲音的人來說,我對它實在沒有太多的情感與想法。
  忽然想起之前學長說過的話,他有一把酒紅色的手工製實心LP吉他,彈奏出來的音色竟然比較適合彈爵士樂,不適合拿來幹搖滾。做了這類的研究才發現,爵士樂講究的是中低頻,需要溫暖而渾厚的聲音,那挑選桃花心木自然不在話下。話說回來,雙線圈拾音器humbucker配上桃花心木,沒有如果沒有像單線圈配上突出的高頻聲域,再怎樣都不可能拿來做清脆的funky tone。
  儘管說沙比力是「類桃花木心」,但它的木紋可精彩多了!然而可惜的是,此種木材一般都是被拿來做低階琴的材料,選擇的木材自然會考慮價格,那挑選的木紋就不會突出到哪去(註一)。還是參見正文裡沙比力木(Sapele):非洲桃花心木(African Mahogany)的介紹吧!

註一:有提供客製化的製琴師會挑選木紋非常誇張的沙比力木做木吉他的側背板。最近在做木紋整理時才發現這個事實,打臉自己過去貧乏的所見所聞(2017/12/15)。

=====

正文: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歌詞翻譯 - Finger Eleven - Them vs. You vs. Me - I'll Keep Your Memory Vague

前言: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獨一無二的回憶。

儘管是同一個事件,站在不同的位置,用不一樣的角度觀看,
注視自己在乎的東西,透過自己的經歷詮釋,然後才譜出屬於自己的回憶。

這首歌獻給那不成熟的愛情。

消失不見是為了讓妳的記憶糢糊,
幼稚的希望不打擾妳,妳就會因此心靈平靜,不再為此難過傷心。

如果妳仍然想起,透過搜尋找到這裡的話,
那也是因為,這首歌是彼此不曾對身邊的人提起的秘密。

Wiki - Finger Eleven -  I'll keep your memory vague

=====

翻譯:

I'll Keep Your Memory Vague
我會使妳的記憶模糊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歌詞翻譯 - Finger Eleven - Them vs. You vs. Me - Paralyzer

前言:

這首歌節奏與旋律性太強悍,一聽就會停不下來。
因為它特別,辨識度高,前奏一出現大家就能馬上知道。
而這也是Finger Eleven這個樂團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歌曲。

就之前介紹過的A Perfect Circle, Incubus,來到現在的Finger Eleven,
以Livid這個加拿大地下樂團做開端,終於到這裡要暫時做個了結了。

我非常喜歡這首,儘管歌詞表達的僅是對世俗的感情描述
(單身男子在Pub對自己所迷上的異性妄想),
但它的節奏與旋律優異,因此推薦給想入門西洋搖滾樂的愛樂者。

另外MV也是很引人入勝,
用現代舞蹈來詮譯被美女所引導的單身男子,讓人目不轉睛的盯著螢幕。
以我的猜測,最後兩人舞蹈後的擁抱應該就是在暗示一段激情過後。

這首歌作於2007年3月。
有趣的是類似像吉他英雄之類的電玩遊戲有收錄這首歌。
更多相關延伸資訊,請見Wiki - Paralyer

=====

翻譯:

Paralyzer
癱瘓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布賓加(Bubinga) - 來自古夷蘇木屬的非洲玫瑰木

前言:

  其實很猶豫要不要寫這篇文章,因為我從來沒有試過用Bubinga做的樂器。但在實際應用上,Bubinga是有被拿來做成木箱鼓(Cajon)的。故藉此可以推測,它的共嗚應該很不錯。
  Bubinga的木材紋路及顏色看起來非常有魅力,因此它被某些不肖商人拿來裝成花梨木來賣,所以它也有非洲花梨木以及非洲玫瑰木的暱稱(在此複習一下,花梨木是黃檀屬,而Bubinga是古夷蘇木屬)。所以我覺得,用木製傢俱來介紹這種木材還比較合適。
  在找了將近兩個小時的資料之後,我才在傢俱木材介紹網站找到Guibourtia這個屬的中文名稱。但為了追根究柢,又花了些時間才大概了解Gui其實是指法文的內部的(Viscus)。所以我只好再從法文名稱旁敲側擊。最後,拼在一起查才能找到法國姓Guibourt。網路上比較有名的這位是個藥劑師。我個人覺得這八九不離十,這是個用法國姓來紀念的屬名吧

=====

正文: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楊木(Poplar) - 榿木(Alder)停產期的替代品

前言:

  又來了又來了。樂器木材的白楊木(Poplar)指的根本不是白楊木。學名中的楊屬(Populus)包含了白楊木(Poplar)、山楊木(Aspen)及棉白楊(Cottonwood)。而這三種俗名各有其包含的種類,並屬Poplar所包含的種類為最大宗,因為它泛指楊屬(Populus),故其中自然也包含了AspenCottonwood。若以Wiki的資料來看,Aspen共有六個品種,而Cottonwood則有七種。
  回過頭來說,樂器木材用的應該要把俗名寫完整才對-Tulip Poplar,這樣就不會讓人找錯資料。行文至此不得不小小抱怨一下,很開心的查了一大堆Poplar的資訊,結果這篇要看的其實是鵝掌楸(Tulip tree),在此花了時間蒐集的資料都用不上了,不知因此白眼了幾次。不多說了,請見正文對品種、木材的詳解吧。

=====

正文: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歌詞翻譯 - Gary Moore - Still Got The Blues - Still Got The Blues

前言:

在許久以前,我好像特別喜歡小調的東西。
所謂的小調,一般人的印象就是傾訴感情而多俱哀怨的歌曲。

若以樂理來論,一般人必定知道Do Re Mi Fa Sol La Si,這七個音。
以Do起始排列這七音就是大調,以La起始排列這七音就是小調。
其實這樣的敘述很籠統。

那加以和絃來看,多是以小三和絃起始,然後再以小三和絃做結束。
這樣的排列聽起來自然是悲傷難過。但我猜想一般人讀到這覺得更疑惑了。

若覺得籠統還是wiki一下小調音程和絃吧。
(個人建議是先從簡單的歌曲來學這些東西會比較有趣。
 我看了wiki的感覺,對初學者來說只有生硬而已。太硬了,大打退堂鼓。)

人類的感官很容易受到影響。
縱以哀淒的曲調,憶起悲傷的往事,
附加昏暗陰濕的天氣,心情為之沾染而不低落者幾稀矣。

小時候聽到類似的曲調是黃品源的「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而實際上我猜想他的啟發必是這首歌曲,因為和絃跟段落的編排實在太像了。

蓋瑞毛這首出自1990,而黃品源作的出於1991。追本溯源後不言而喻。

不論如何,在一個民風純樸知識封閉的年代,
有人引進門自然是件好事,不論是致敬還是Copy。

曲目資訊:Still Got The Blues.

=====

翻譯:

Still Got The Blues
依然深感憂鬱


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學習雜記 - 聲學(Acoustics) - 1. 聲音(Sound)與頻率(Frequency)

前言:

我想要把樂器木材的文章做得更詳盡一些。

參考了網路文章,發現已經有人對樂器木材的重量、硬度、中高低頻做了數值比較。
只不過給了圖表,但對數據來源跟名詞定義卻很不明確,實在傷透腦筋。

因此,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問題。

一、人耳可聽到的頻率與大宗樂器的頻率範圍各是多少?
二、什麼叫高、中、低頻?
三、木頭的硬度標準在哪?
四、質量的比較各取自哪種木頭?
五、樂器木材的頻率範圍比較是否能更詳盡?

希望可以藉由回答這些問題再回頭補充相關文章。

=====

正文: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雪松(Cedar) - 木吉他面板的替代方案

前言:

  終於來到了最複雜的松柏杉系列。西方命名也是挺籠統的,好在俗名雲杉(Spruce)指的就是學名雲杉屬(Pieca),但Cedar就複雜了。查了一下資料之後發現,俗名雪松(Cedar)指的是學名雪松屬(Cedrus),只不過樂器木材用的跟雪松屬完全沒有關係,它們用的品種其實來自崖柏屬(Thuja)、扁柏屬(Chamaecyparis)與柏木屬(Cupressus),所以真要命名的話,通稱柏木才比較正確。
  回頭來談一般泛稱的雪松木(Cedar Wood),概括的數量實在有夠龐大,總共十屬十三種,非得花一番功夫才能夠通盤了解。所以業餘的我們,就樂器木材來看,只要記住上面提到的三種屬就好(2016年的現在,用到的是這三種屬,但未來就難講了)。
  原來以訛傳訛久了,大家都會混為一談。這種感覺就跟黃檀紫檀、核桃胡桃一樣瞎。忽然想到帝王蟹是要算是龍蝦還是螃蟹這種問題。順道提一下好了,帝王蟹是泛稱,真正好吃的是鱈場蟹,是為擬石蟹屬。廢話不多說了,請見正文了解樂器木材雪松木Cedar所指的品種吧!

=====

正文:

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雲杉(Spruce) - 木吉他最常用的面板

前言:

  有時候覺得,去樂器行買樂器不該只有懂音樂就行了。畢竟樂器行有一種販售木頭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去高級傢俱行購買傢俱藝術品的概念。既然是買傢俱,那對木頭最好也要有一點常識才行吧?就好比人家賣你花梨木你全然不懂,結果買到等級比較低的越南花梨木被大噱了一番,自以為買到的是正港海南沉香黃檀,最怕的是還到處現寶。這不是自己不做功課當了冤大頭的下場嗎?
  所以,千萬不要理會樂器行店員的喇叭嘴,什麼自己喜歡的聲音最重要之類的話術。有時候你喜歡的音色不代表那是從比較高等的吉他木材傳出來的。如果你志得意滿的覺得這把你非常喜歡就一定非常昂貴,那無疑已是中箭落馬。
  我曾經彈過Santa Cruz的木吉他,一番彈奏之後不知道是不是雲杉木(Spruce)還沒彈開還是氣候潮濕的關係,音色平庸,共嗚普普,整個對手工高階琴高貴無比的形象大打折扣。而後我又彈過Taylor 614CE,對楓木(Maple)高吭的聲音,爆炸的共嗚,到現在我仍印象深刻,刷起和絃來只有爽而已。這兩種琴以現價來說,一把十二萬以上,一把九萬,你說喜歡卻不知道價碼的狀況之下該怎麼分辨?
  如果不幸的話,結果就是無良店員框你:Taylor 614CE Maple Top / Body這把定價十二萬,看你喜歡算你十萬。已經打了八三折,今天不買就沒這個價了。你忍心你喜歡的吉他(愛人)被別人碰嗎?說不定人家喜歡就把它買走了。想到這一段話頓時怒心中燒,恨不得一巴掌甩到店員臉上。這一來一往的激將法,你要是中計了就被坑了一萬左右,不覺得很可怕嗎?還好現在手機上網查一下就可以知道大概的價碼。只不過你要是彈奏進階者,在還沒做研究前只是一時興起想試琴的狀況下,被坑的機率還是挺大的。
  行文至此,真心覺得對原料價格有個底會比較穩。等到你知道原物料的價格,再從品牌吉他的定價做比較,你的眼球肯定會往內翻轉一百八十度。只是稀有木材的來源,名師的用料挑選與手工製作,還有專利跟售後服務種種因素,這價碼要怎麼算就不得而知了。打個比方好了,你買Apple iPhone,人家原物料、人力開發、通路只佔了40%,純獲利60%。大概就是這種對價關係吧。
  以上只提到Spruce面板,實際上以等級排列如下:
  Adirondack Spruce → European Spruce → Sitka Spruce → Engelmann Spruce
  而Sitka很尷尬,從Taylor 110到Taylor 914都有選擇Sitka做面板。所以有的Sitka品質可能不如Engelmann,故在選擇他牌吉他做比較時不可不慎啊!

=====

正文:

植物雜記 - 樂器木材(Tonewood) - 椴木(Basswood) - 取代短缺的榿木(Alder)

前言:

  任何樹木只要過度砍伐,在來不及培育造林之下,木材都會有匱泛的一天。從沒想過榿木(Alder)這種在美國普遍可見的木材也會短缺,如果在亞洲市場上(如日本)的製作上,要就地取材取而代之的便是椴木了。
  經過一番查詢,長得最快的木材是柳樹泡桐,成材時間是五到七年。那可想而知,需要越久時間成材的樹木就更貴。也因為種得久了,是不是會想要等得更久一點來取得更好的賣價?如果種得更久了,十年樹人,百年樹木,那是不是會捨不得砍了?
  其實這問題問得很糟糕,畢竟總是有山老鼠出現,根本不管樹木有多少年紀、生存有多麼不容易,砍了賣了發財對他們來說才是正解。會寫這一篇文章是想正名,Basswood是椴木,不是菩提木。不料查詢資料時看到木材的短缺而找Basswood來取代時,真是不勝唏噓。
  在此我們來看看它的植物特性。樹高27~40公尺,樹圍1~1.2公尺,也算是可以長得很高的樹木了,畢竟常見的榕樹也不過25公尺左右。椴樹花五瓣,雄、雌蕊帶橘色,還算可愛。關於樂器木材的細節,請詳見正文。

Tilia Americana - Flower

=====

正文: